物流网教育频道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物流知识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物流的基本知识(一)
        浏览次数:32532 来源:中华物流网  2006/8/25 23:14:47
物流师资格考试 报关员资格考试 报检员资格考试 单证员资格考试
跟单员资格考试 货运代理资格考试 国际商务师考试 外销员资格考试
         1、"物流"的由来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 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

    2、Logistics一词的出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战时供应中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 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广、连贯、整体。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 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3.物流的划分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予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 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微观物流:是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4.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

    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桥梁、纽带"作用的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具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的"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也是其服务性的表现。

中华物流网教育频道
【物流的基本知识(一)】 相关信息
中华物流网教育频道
· 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要点
· 物流运作优化十条原则
·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
· 物流基础知识:货架技术
· 仓储物流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港口费收
· 铁路保价货物损失赔偿
· 仓库管理的流程
· 国际贷代提单流通程序
· 申请免检的手续操作
基础知识
物流常识
外贸知识
单证操作
进出口流程
退税流程
精品论文
物流论文
研究报告
物流研讨
市场分析
货运案例
网站地图
综合频道
货运频道
资讯频道
会展频道
物流园区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付款事宜
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客服QQ:850880037
周一到周五 9:00-20:00
邮箱:850880037@qq.com
咨询热线:400-669-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