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物流产业升级

2018/3/9 17:47:55 来源:中华物流网 浏览:37966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我要手机扫码浏览

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3月9日讯——

“要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要发展平台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创业格局。”“要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要推动网购、快递健康发展。”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快递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近日,《快递暂行条例》经国务院通过,2018年国办1号文件也聚焦利好快递物流业。随着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快递,如何发展运行高效、绿色环保的快递产业;如何推动大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的物流升级;如何发展平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物流,成为两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快递越来越多,投递速度越来越快。菜鸟网络数据显示,近年来“双11”签收1亿件包裹所需的时间,从2013年的9天缩短为2017年的2.8天。在新零售浪潮下,新物流涌现,盒马30分钟达、菜鸟门店发货两小时达等“分钟级”“小时级”的配送层出不穷。同时,快递从业人员10年间增长13倍,已经超过200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已经超过5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5%,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

新物流进入“分钟级配送”时代在两会前的国新办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中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超过400亿件,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随着1天1亿件包裹成为现实,日均10亿包裹的时代正在走来。

新情况需要新模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平台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创业格局。”目前,菜鸟网络已经搭建起物流平台化的网络基础,这张平台网络5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快递公司纷纷上市,行业从竞争走向了协同。以“三通一达”、顺丰等快递企业为骨干,中国快递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更多、更快、更智慧、更普惠、更绿色”的特征。

5年前,一个包裹一个星期送到很正常,但5年后的今天,当日达、次日达已经成为标配。支撑中国快递效率变化的关键,是物流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为向高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要效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各大快速企业平台上,各种类型的全自动流水线、自动分拨、仓储和配送机器人已经大规模运用。智慧算法可以让每一个包裹都有最优路径,最短时间送达。甚至基于大数据的“未卜先知”可以做到“单未下,货先行”,把商品提前分布到消费者身边。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把物流业从肩扛手提的传统模式带入了科技驱动的新物流时代。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已经从18%下降到14.6%。

 新物流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今年两会期间,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据悉,来自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已提交了“关于支持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的建议”的联名提案。

伴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发现,全球零售业和物流业已经成为“共同体”。“全球买全球卖”背后依靠的是“全球运”。中国物流业也在向世界提供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5年,中国物流平台和物流企业与各国邮政合作,打造了一张全球性的B2C运输网络,目前已连接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过去由跨国大企业主导的B2B贸易相比,由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主导的B2C贸易大时代已经到来,全球90%的中小企业将引领自由贸易的新规则。

中国物流业已经连接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出口方面,俄罗斯、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都已经布局了海外仓;中国飞往莫斯科、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地货运包机运行频繁;义新欧铁路带着中国商品走向了“一带一路”国家。

在进口方面,全球订单履行中心已经广泛分布在洛杉矶、马德里、法兰克福、悉尼、奥克兰、首尔、大阪和中国香港等地,包括主要的海淘发货国;海关系统完成改造升级,过去最大的海关一年只能处理100万个B2C订单,现在一天就能处理100万个。2017年“双11”,中国海关仅仅用了8个小时就完成了500万个包裹的电子清关,进步巨大。

  绿色物流、共享末端引热议

“快递”关键词已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普惠民生的行业,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点。

2018刚开年,快递业就利好不断:中央1号文件对邮政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国办1号文件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历时4年制定的《快递暂行条例》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两会前夕,来自山西的李朋璇成为首个进入中南海与总理面对面的快递小哥,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物流业的意见建议。

这些政策风向标也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包括全国政协委员马旭林、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等在内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议在政策支持下协同行业共享末端、保障路权、推广绿色物流。

“未来的物流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在邮政、环保等主管部门和行业推动下,绿色物流正在加速。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快递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67%以上的包裹使用了电子面单,全年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塑料袋总使用量也同比减少17.76%。

环保部、中华环保基金会、菜鸟网络与主要快递企业已经成立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投入数亿元推动绿色物流。在此带动下,2017年全行业通过推行电子面单、绿色包裹、新能源智慧车等措施,减少碳排放13.6万吨,相当于省出760万棵绿树。其中,菜鸟率先在业内推出全生物降解快递袋和免胶带纸箱,第一个将“绿色包裹”引入物流业,菜鸟推广的可降解绿色包装升级方案也被写入国家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普通服务司司长马旭林认为,绿色物流需要邮政业、上下游产业和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合力解决。“建议借鉴浙江省做法,发改委、财政、环保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使用符合标准的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以破解包装生产企业的成本问题。”

马旭林委员在政协提案中还关注到,当前快递末端投递面临“四难”:网点安家难、车辆上路难、投递进门难、员工雇佣难,建议由国土资源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出台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公共属性的具体政策;发展城市末端共同配送,建立不同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制度。

物流网资讯频道
  我要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物流网无关。物流网对文中陈述、立场、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